發揮婦聯組織優勢以家政服務業促進婦女就業——安陽市婦聯推進家政服務工作的調研與思考
發布:jgjz瀏覽:2285次
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加之社會老齡化發展趨勢,給家政服務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大力發展家庭服務業,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而且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是擴大內需、服務民生、增加就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事業。為此,市婦聯積極探索、創新作為,2011年10月,安陽市婦聯圍繞市委、市政府就業創業工作大局,創辦成立了巾幗職業培訓學校和巾幗家政服務中心,為推進安陽市以家政服務帶動婦女就業進行了有效的實踐與積極的思考。
一、安陽市婦聯家政服務業發展基本情況
我市婦聯自建的2家家政服務機構分別是市婦聯創辦的安陽市巾幗家政服務中心,和滑縣婦聯創辦的滑縣婦聯巾幗家政服務中心。市巾幗家政服務中心下設培訓學校和服務公司,是集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就業指導為一體的綜合性家政服務機構。培訓學校自成立以來,先后投資近200萬元購置培訓設備,免費培訓學員3000名,僅117名獲得政府資助,獲得資金4.6萬元,相對于培訓經費的投入杯水車薪,難以維持培訓正常開展。巾幗家政服務中心實行員工制管理,目前擁有固定員工200多名。但由于家政中心服務的客戶多為家庭客戶,管理服務費大多不能按比例收取,有的家庭服務費僅收到員工工資的1-5%。同時對服務員實行員工制管理,但由于收取的管理費較低所以我們只能滿足員工的工傷保險。目前我們還處于負債經營狀態。
從各縣的家政服務業發展來看,滑縣的家政服務業是成立時間早的一家。2004年剛成立時,由人們的不認可到2005年公司承接了城區公廁保潔工作,采取得力措施改變以往公廁臟亂差狀況,使公廁面貌煥然一新,得到了縣領導認可。2012年當年就有250多個單位和家庭與中心有用工聯系,員工近600人。目前滑縣家政服務中心通過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賬戶發放工資的固定員工就有165人。
林州市婦聯積極支持林州市六合實業有限公司創建了六合家政職業培訓學校,免費培訓學員300余人。學習制定了一系列學習制度,學員是按照國家標準的課時學習,結業考試后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頒發國家統一的等級證書。
內黃縣婦聯組織扶持的有3家,家政從業人員260余人。在從業人員上,從事家政服務業的人員大多為年齡偏大的婦女;在服務方式上,主要有全天家政、鐘點工等幾個類型;在服務內容上,主要是保潔、保姆、家務、維修、搬運等幾類;在運作模式上,主要有經中介部門介紹、親朋好友介紹、用戶自主招聘等途徑,前兩種為實施家政服務的主要渠道。在服務對象上,主要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家庭。
二、市婦聯在開展家政服務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市婦聯多年來一直把配合市委、市政府就業創業工作當作一項重要任務常抓不懈,同時也深刻認識到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業是促進城鄉婦女廣泛就業的新渠道,因此市婦聯立足于黨政所急、婦聯所能、婦女所需的三維焦點上,積極開展家政服務,有力的促進了我市廣大婦女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的順利實施。
(一)完善規章制度,提高婦女就業技能
家政服務業是新興產業,家政服務技能培訓和規范的管理是做好家政服務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制定了一系列較為詳細的《安陽市巾幗家政服務中心管理辦法》、《教學管理制度》和《員工管理制度》,使中心的發展逐步實體化、經營市場化、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強化員工跟蹤管理,建立了上崗學員定期回訪制度,在員工中推行資格審查、崗前培訓、崗中抽查、崗后回執、優勝劣汰的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員工的服務質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二)加強技能培訓,拓寬婦女就業渠道
申請定點,規范培訓。在巾幗職業培訓學校設立了“下崗再就業定點培訓機構”、“農民工定點培訓機構”和“工會培訓定點機構”,為進一步規范員工培訓奠定了堅實基礎。技能鑒定,資質認證。積極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溝通協調,在市巾幗職業培訓學校設立了市家政服務員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點,目前為止共有361名城鄉婦女參加了考核。其中拿到初級資格證的學員171人,合格率達96%;拿到中級資格的學員174人,合格率達95%。加強培訓,提升素質。一是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截止目前,已舉辦培訓班20多期,培訓家政服務員3200余人。二是開展特色技能培訓,與市婦幼保健院等單位,聯合開展了“月嫂”、“老年護理”、“居室保潔”等各類培訓,成功打造出深受市場歡迎的“巾幗月嫂”、“巾幗護老”和“巾幗保潔”服務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服務品牌。林州婦聯的職業培訓學校開設免費培訓基地,提高農村婦女和下崗婦女的家政服務的專業近。他們通過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用學到的技術服務客戶,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質量,同時滿足了現在社會家政服務員市場的需求。滑縣婦聯家政服務中心聘請專家對失地失業婦女、農村閑散人員和女大學生等進行了保潔、育嬰、家庭護理等業務進行了培訓,先后培訓了6000多人,崗前培訓率達到100%。內黃婦聯依托巾幗就業培訓基地,先后為下崗失業婦女舉辦了家庭保潔員、月嫂、養老護理員等內容的家政服務培訓班、SYB創業培訓班。近幾年內黃縣共培訓婦女200多人次。經過培訓,90%以上的婦女實現了就業或創業。安陽縣婦聯結合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班,培訓下崗職工和群眾1278人,就業率達70%;成功帶動139人就業,為促進該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做出來貢獻。
(三)注重宣傳引導,叫響婦聯家政品牌
安陽市巾幗家政服務中心在培訓的同時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力求做到培訓和輸出結合,為廣大學員進戶上崗提供快捷服務。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的廣播報道,深入社區、廣場發放宣傳冊等方式進行了廣泛的宣傳,進一步提高了培訓學校和服務中心的知曉率,一方面為以后的學校招生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也為服務中心的開拓市場創造良好條件。
完善服務網絡,進行動態服務。安陽市婦聯依托各級婦聯的組織優勢,動員了市女企業家協會會員、市直機關的工作人員,并積極聯系了一部分醫院、企業,盡量開發更多的工作崗位,使我們的每一位學員都能盡快走上就業之路。結業學員積極主動地參與中心的簽約招聘活動,與學校家政服務中心的簽約率高達90%以上。滑縣婦聯依托基層婦女組織在全縣22個鄉鎮婦聯設立巾幗家政服務網點,每個網點分別在各村建立了服務站,1019個村(社區)組建率達90%,各村成立了以村婦代會主任為組長的社會服務小組。運用多種宣傳形式,教育和引導廣大婦女樹立自立自強精神,轉變擇業觀念。突出亮點,合力推進。全市各級婦聯因地制宜,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家政服務。滑縣婦聯突出“農村、農田鐘點工”服務。針對滑縣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多,農忙時不便返鄉耕種這一實際問題,結合農村實際,推出了“農村、農田鐘點工”,圍繞以服務外出務工留守婦女家庭、蔬菜大棚、各種雜活及農田管理為主的服務活動。幾年來,除農田鐘點工以外,滑縣婦聯家政服務中心共安排務工人員6300多人次。文峰區婦聯以“好阿姨家政服務中心”為基地,在全區推行了“訂單式”服務模式,從而滿足市場的特殊需求,使得家政服務更加全面化。安陽市巾幗家政服務工作以“好的隊伍形象,好的服務質量,好的工作業績”叫響了婦聯家政品牌。內黃縣婦聯為扶持的家政服務機構對其提供信息幫助,,并協助其發放宣傳單1000余份,通過各鄉鎮婦聯、縣直局委婦委會對其進行推廣宣傳。
三、我市家政行業存在的問題
(一)家政服務行業內容及分類。
1、家政服務行業主要內容。家政服務業主要是指清潔衛生服務、初級衛生保健、嬰幼兒看護、中小學生家庭教育、養老服務、病人看護、護理孕婦和產婦、家務管理等以家庭成員為服務對象的行業,它是由家政服務員、雇主、家政公司三個方面形成了家政服務市場的供給、需求與橋梁的三個方面。
2、家政服務行業分類。家政服務產品主要涵蓋三個層面十大種類:一是簡單勞務型,如家庭保潔,護理員、保姆、家教等。二是專業技術型,如承接單位外墻清洗、空調養護、大樓整體保潔等。三是中介服務型,如婚介,房介等中介服務。十大種類分別為家庭服務、維修服務、養老服務、醫療服務、物業管理、社區導購、房屋租售、人才招聘、法律服務、孕產婦及嬰幼兒護理等。
(二)家政服務業存在的問題。
1、家政服務員隊伍不穩定,服務質量不高。家政服務的從業人員多來源于本市下崗失業或無業婦女,或者城市附近鄉村、城中村中的家庭婦女,多數人文化水平偏低,年齡偏大,技能單一,崗前和崗中沒有接受過家政專業培訓,法律意識淡漠,不遵守合同約定,隨意辭工,在我市多個家政公司之間任意流動,不僅給用戶帶來麻煩,也影響家政中介機構的信譽,現實中家政服務或中介機構確實沒有什么措施能夠約束她們。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政服務的從業人員相對減少,服務人員的來源于服務需求的增加形成了主要矛盾。
2、家政行業不規范。目前,我市家政市場良莠混雜,從業人員的可靠性和誠信度大打折扣,嚴重制約家政業的健康發展。準入的門檻低,對資金技術要求都不高,造成了我市家政服務業零零散散,各自為政,對我市的正規家政機構有較大沖擊。目前,我市的家政服務業雖然在人社的牽頭下成立了家政行業協會,但是相關政策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對服務質量也沒有形成衡量的標準,市場價格不統一,一些家政服務中介機構,缺乏后續服務,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家政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3、社會需求增加。由于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因而家務勞動社會化成為必然趨勢,家政服務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家政服務的對象更多地進入到中等收入普通家庭之中。家政服務由“臨時”需求轉為“日常”需求,進一步轉化為“科學需求”。隨著社會老齡化步伐的加快,今后家政服務業的市場需求,仍將會越來越大,而且專業化的市場需求會越來越高,持有中資格證書的月嫂、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將會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收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尚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現有家政服務員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廣大婦女群眾反映不愿意從事家政服務。其原因是做家政人員怕丟面子,怕受歧視,寧愿到工地打小工,也不愿做家政員的陳舊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和影響家政業的發展。
四、以家政服務業促進婦女就業的對策建議
如何發揮婦聯組織工作優勢,以家政服務業促進婦女就業,需要我們以戰略性、系統性的配套舉措跟進這一行業的發展。
1、宣傳教育轉變觀念,為家政服務人員創造良好從業環境。家政服務作為一門新興行業,其發展和壯大需要全社會的正確認識和支持。各級婦聯組織可以通過現有的各類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家政服務在“方便大家,便捷生活”方面的特殊作用,提高全社會對家政服務行業的正確認識,為家政服務樹立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舉辦家政服務競賽等活動改變人們對家政服務“臟”、“累”、“賤”的成見,鼓勵整個社會為家政從業人員創造良好的就業空間和環境,使他們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通過樹推典型的形式,在全縣范圍內樹立一批愛崗敬業、技能扎實、服務周到的模范家政服務員典型,轉變人們的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從而鼓勵更多的下崗失業婦女、農村婦女加入到家政服務隊伍中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整合資源推進發展,為家政服務業規范化建設提供助力。由于家政服務業尚處在初始發展階段,許多方面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婦聯組織可以適當介入,加以引導、管理和規范,進一步促進家政服務業的健康發展。一是與人社局、工商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聯系,在現有政策法規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規范與健全家政服務行業準入標準、用工制度及服務質量要求,擬訂、實施有關從業人員管理費收取、勞動報酬的指導價格標準,建立、健全保障機制,使家政企業、家政服務人員和用人客戶解除家政服務后顧之憂。二是積極扶持家政企業,通過發放婦女小額貸款等措施打造一批家政服務行業的婦字品牌,幫助家政服務公司與醫院、養老院、政府福利部門建立聯系,提高家政服務業的社會地位和發展潛力。同時促使家政服務行業實行公司化運作、規范化經營的基礎上,引導家政服務公司與家政服務人員簽定正式勞動合同,使他們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接受公司的統一管理,通過這種方式,將家政服務人員納入到《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范圍中來,切實保障家政服務人員和雇主的權益。
3、強化培訓提升素質,打造專業化的高素質家政人員隊伍。加強對家政服務人員的培訓,是壯大從業隊伍、提高家政服務質量、做大做強家政企業的重要途徑。要以家政市場服務需求為導向,積極運用財政資金支持開展各類家政服務人員培訓,培訓內容要緊跟形勢,不斷更新,要與行業標準和操作規范相銜接,既要關注基本的服務項目,又要逐步涵蓋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多樣化服務需求。加強培訓補貼資金監管,確保培訓質量,為家政服務市場輸入了一批經過專業培訓,具備家政服務基本技能的服務人員。要通過建立家政服務體系對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評價,嚴格進行資質鑒定,實行培訓動態化管理,分等定級,進行專業化培訓管理,切實打造一批專業素質強、業務技能精的專業化人才隊伍。
4、注重建設品牌效應,實現家政服務業的專業化和產業化。各級婦聯都要把創辦家政服務體系,吸納更多婦女在家政服務領域實現穩定就業就業,作為工作之一。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優勢,不斷開發婦女就業崗位,提升家政服務水平,推動家務勞動社會化,幫助更多婦女就業。將通過規范家政服務勞動協議的簽訂,建立雇傭雙方檔案、定期回訪、跟蹤管理、家政員評定等各項制度和激勵措施,不斷提升家政服務的軟硬件含金量,努力做到上崗一人、滿意一家,贏得口碑,打造品牌,促進我市家政服務行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 上一條信息:省婦聯主席陳硯秋深入...
- 下一條信息:熱烈祝賀安陽市巾幗家...
- |返回列表